新闻中心
聚焦垦拓,更多微流体技术资讯动向等你探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垦拓流体诚聘联培博士后

联培单位简介

深圳垦拓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垦拓”)创立于2010年11月,是微型流体精密控制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国内行业前五中唯一的中国品牌。

垦拓聚焦医疗器械、生命科学仪器等精密仪器的上游微流体控制零部件及系统,可提供微型阀、精密泵、流路部件、集成系统及配件耗材共6,000余种规格,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合成生物、色谱质谱、流式细胞、生化免疫、呼吸麻醉、血液透析等领域,解决了众多精密仪器上游微流体控制部件的“卡脖子”难题,部分产品实现国内唯一、全球前三。垦拓年服务客户逾1,600家,已进入全球医疗器械及生命科学仪器TOP 20企业中半数以上供应链系统。

垦拓现有全球员工600余人,总运营面积2.8万平方米,下设成都开图医疗(软件算法)、深圳微特模塑(模具注塑)、深圳垦拓精密(特种加工)、马来西亚垦拓(海外交付)及印度垦拓五家子公司,并在北京、南京、深圳、济南、成都、美国、欧洲、印度等地建立营销与交付网络,可快速响应海内外客户需求。

垦拓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ISO13485、ISO56005、ISO50001等质量、环境、医疗器械、知识产权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垦拓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三项深圳市工业大奖、市绿色工厂、市质量标杆、市瞪羚企业等荣誉。垦拓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获“助力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爱心企业”荣誉。

技术创新方面,垦拓作为第二起草单位制定国家标准《气动 方向控制阀 切换时间的测量》(GB/T 22107—2025),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1项、美国PCT专利1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总量超120项;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深圳市级3项,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立了快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协同创新平台,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广东省精密流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奠定了国内微流体控制领域研发与产业化龙头地位。公司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10%以上,聚集了一批硕士、博士及高级工程师等高端人才,2025年获批设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进一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

合作导师简介

流动站导师:

马兴毅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韩国成均馆大学硕士和高丽大学博士,海外从事科研工作多年,2021年加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某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产业领军人才,在研主持纵向课题十余项,研发了新型纳米等离子材料并构建生物传感芯片,在单分子单细胞单颗粒分析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解决了设计性合成单纳米颗粒传感基底的热力学问题之一,自主建立了“结构设计→材料合成→芯片研制→传感系统构建→分析模型创新”的技术路线,液相批量合成工艺处于先进水平;成功构建颗粒实验室并推出可标准化应用的分析方法与科研工具,在单分子传感技术领域取得进展,促成了精密生物传感系统的可标准化和技术转化。

创新实践基地导师:

张成四川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行业导师,垦拓流体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导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零部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密流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质量协会理事,深圳市智能制造协会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成先生是深圳垦拓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及创始人,从事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仪器上游微型流体控制零部件及系统的研究超过20年,是国家标准 GB/T 22107—2025《气动 方向控制阀 切换时间的测量》的第三起草人,是《一种恒流速的微量精密定量装置》、《一种密封件安装结构、动铁结构与电磁阀》、《一种改进型电磁阀》、《一种新型电磁阀》等2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获得第七届深圳市工业大奖工业家奖、深圳市南山创业之星大赛冠军。承担了科技部、工信部以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了多项“卡脖子”零部件关键技术,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博士后岗位招聘相关

博士后(金属加样针内表面亚纳米光洁度方向):

一、应聘条件

1.QS前50海外高校、985(一档),211及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二档)优先,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全日制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5周岁),金属表面工程、超精密加工方向优先;

2.具备技能:微深孔超精密加工与光洁化工艺(微铣、绗磨、化学机械抛光、磁流变/离子束抛光等)、内表面三维形貌计量与亚纳米粗糙度分析软件(白光干涉、激光共聚焦、AFM、XRR等数据处理平台)、多尺度仿真模拟类软件(COMSOL、ABAQUS、Deform、LAMMPS等);

3.具备针对金属加样针内表面光洁度方向开展独立研究、科研管理、实践应用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5.满足以下条件者优先:

1)熟悉微深孔表面完整性形成机理,如材料去除机制、表面能调控、残余应力演化等;

2)熟悉医用金属材料(不锈钢、镍钛合金等)内表面钝化与低蛋白吸附处理工艺,具有相关实验设计经验者优先;

3)了解亚纳米级粗糙度测量与PSD、分形分析研究方法,具有洁净室微粒控制及ISO13485验证经验者优先;

4)具备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编程习惯(Python/Matlab),有精密流体器件(加样针、微阀、微泵)内表面光洁化产品设计经验者优先。

 

二、岗位职责

1.负责金属加样针内表面亚纳米光洁度研发全过程,跟进微深孔超精密加工、抛光工艺及表面完整性评价,能够撰写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积极参与高水平团队学术交流,系统分析加样针内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与液体残留/交叉污染性能关系,确定光洁化工艺参数并形成技术文件归档;组织并协助团队完成相关领域科研任务;

3.完成加样针各工况(流速、压力、粘度、生物试剂兼容性)下载荷与表面作用计算,分析不同临床场景需求,对医用不锈钢、镍钛合金等材质内表面行为熟悉了解;

4.结合市场需求,对微流体精密部件(加样针、微阀、微泵)内表面光洁度要求进行行业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5.配合客户端验证实验的技术支持工作,包括亚纳米粗糙度在线测量、微粒清洗验证和无菌保证方案实施。

 

三、岗位待遇

1.薪酬待遇30万-50万/年(含深圳市政府在站补贴共计36万,特别优秀者薪资面议),按规定享受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

2. 市政府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6万元资助,用于留深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3.符合深圳市人才计划的可以申请相应的住房补贴(具体情况见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相关政策文件)。

4.博后出站留深,具备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和相应的人才补贴。

5.协助在站期间申请以下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计划(A/B/C)

6.出站优先提供留任工作机会;

注:相关政策变动均以深圳市文件为准。

 

应聘流程:

1.应聘材料: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成果,如论文、专著、专利、成果证书或奖励等清单;联系方式等)以及能体现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相关资料;

2.联系方式:胡先生(电话13730828292)李先生(电话15923981660)微信同号邮箱huhanyu@keyto.com;公司电话:0755-29516669

材料初审合格后,将尽快以邮件或电话方式与候选人沟通并通知后续事宜。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入!

相关资讯